瞬间三年(二)

暑假后的初秋,迎来了我研究生的第一个年。

相对进修班的紧凑课程安排来说,油画系研究生的课程显然比较自由与开放。而这往后三年的学习,研究生本身应占主动的位子,根据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专属导师提出的方向相配合,多做一些具探索性的绘画研究工作,同时也该定期与导师展开讨论,多反面吸取专家的经验和建议,再仔细分析以做取舍,这种取舍的自主权掌握在研究生手中,导师一般不做干涉并给予辽阔的空间,这种教育开放性在中国实属难得。

日后我才发觉,中国艺术发展的相对狭窄,更多时候是这群未来画家自己划地自圈,乖乖主动向市场献媚,鲜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这其实让很多教授专家都束手无策,从上课情况来看,教授们都鼓励学生在不违反画室传统的方向下,多做新鲜的尝试。

========

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的确非常扎实,严谨的艺术附中和本科教程,配合信手可拈的美术出版物和教材,加上民族钻研精神,从美院各个学生上可见的美术基本功实属说不出的标青。然而刀有两面利,伴随而来的缺点是长时间过于专注基础训练造成学生容易依赖刻板的套路,一再重复前人踏过的步履,在艺术道路上鲜少能有自己的独特面貌,发掘新的艺术语言,熟面孔的艺术作品随处可见,鹦鹉学舌的例子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胡建成导师给了我一番中肯的劝勉,至今不忘。他提出起步点不同因而水准有高低,我在两年时间内需要做的,补拙必不可缺但仍得清醒不能盲目追赶,根据己身情况而扬长避短,找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段;而最不能忽视的,当属画家的眼睛--即画家的关注点--这属于当代艺术家责无旁贷的艺术使命。所以,油画的写实性观念,探讨的并不是单纯的写实技术问题,而是更大课题下的当代艺术写实性。

依照如此方向,我于是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年比较纯粹的学生生涯,继续汲取营养之时,也展开了以前缺少的探索与实验。如胡老师所言,先别把画当画来处理,而是广积想法,往后始能厚积薄发。

========

在这年我过得特别清静,选择了一人独居一室,冷冷清清地度过了那样形单孤影的一年。我一直向往非常单纯且别无他扰的环境,为的是实际体验和感受如此环境下的心境。我想试看看孤独一个人过的生活,最糟能到糟到什么情况。

大概有点和美籍摄影师diane arbus一样,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安逸的环境下不免感到有点空虚,觉得日子白过了,所以想把自己放在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情况下,主动追求化学变化。

========

跟台湾公司的合作到了那个时候由于惯常与我接洽的美术部主管被辞的原故,而使彼此之间产生了隔膜,我变成被遗弃的人无人接手,而那时住的房子租金比较贵,所以我不得不另觅出版社,寻找新的插画单子来应付生活开销。

中国的商业插画市场同样一片混乱,由于供过于求,造成各种画手削价争活,可想而知贱价底下质量荡然无存,造成雇主纷纷提出试稿要求,同时不断压价,加上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保护下,职业尊严惨遭践踏,骗稿而拖欠稿费之事,经常发生。

所以我只敢找市场上看得见的刊物所属的出版社合作,免得上当。

最终联络到了张诚纲先生,为其美术编辑的杂志《科幻世界》里的文章配图,每个月有固定的工作量,经过斟酌与衡量,我觉得这工作不占过多学习时间,且工作内容也比较切合目前研究方向,便确定其为合作对象,开始了我在北京的第二项插画工作: 根据所发文章配画黑白插图稿。

以前跟随过恩师建山制作过一段时期的欧美漫画,当铅笔起稿员。受他启蒙,常常要对着写好的脚本发挥想象力作画,所以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其实难度不高。

为了寓乐于‘活’,我为自己寻找了阶段性的研究主题,因为当时对以传统版画形式创作的插图甚感兴趣,所以往美院图书馆租借了大量相关资料,以参考如何在自己创作的插图上注入新元素,如何往简单的点线面里挖出更多精彩的组合与变化。于我而言这样的尝试相当新鲜,在马国TOA求学到后来接触的广告界插图,都很难给予如此的自由高度去尝试。此外我觉得幸运的是,碰上的美编眼界都比较宽广,接受能力高。

========

这段时期我就那样过着,白天上课画人体写生,回家画黑白插图,时间充塞的实净,并非特别忙碌但是倒也不空闲。没稿的日子,我选择看看书`看看电影光盘`看看画展,日子落得十分干脆,自主性非常高。需要找人说话的时候,上网和朋友瞎聊几句,或偶尔约留学生朋友出去聚餐,彼此分享近况和交流学习心得。

开始的数个月,我颇为满意日子如此怡然清简,全无纷扰的学习与工作状态,让我全心投入某种程度上的自闭生活。可是,日子久了以后却有种寂寞逐渐悄然爬上心头,让人心生沮丧,并且开始置疑人生的终点与目的。

独居生活使我渐渐体会空虚无聊的无力感,尤其在夜里一人独睡时,思潮更显起伏,辗转难眠不易入睡,看着双人床上身边空白之处,黯然叹息;独居生活的日子太过清静,静得我能清楚听到卫生间里的水管水流活动和滴水声,住的地方隔音系统甚好,使我一度怀疑左右邻居都不曾存在或已安然死去,后来在楼梯口角间相遇始感放心;独居生活让我对偶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感激涕零,却大力诅咒那些地产销售员的无心打扰。

但我毕竟明白将来绘画的道路肯定孤单寂寥,离群索居的必然性,在绘画史上已然坦白告之,所以每每不堪负荷之时,总念及从前vincent vangogh和paul cezanne也都那样毅然坚持,不安于室之心总能立刻减半。熟知绘画史的首要好处便是如此,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一直陪伴于心使我安分,是漆黑前方一盏又一盏的指引暗示,是天上一颗又一颗的闪烁明亮,让我不至于被踉跄绊倒。

========

一个人生活,可以独立占有自己的全天时间,于是冥思幻想的出现率连翻几倍,经常刻意渲染寂寞的黑色彩`升温孤独`燃烧欲望,使人容易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周遭事物意兴阑珊; 不过活在我过去和将来记忆的人们,则经常被调遣成围绕于旁的假象木偶,时时刻刻与自己对话谈笑排忧,郁闷心情即一扫而空,我偶然发觉那是身体里自生的一种悲伤抗生素,负责调停内心挣扎与冲突。

我似乎天生悲郁,但却从不悲观;我拥护悲剧,偏偏悲剧却使我衍生向上的力量。这让我认定自己拥有与生俱来的一股审美情趣,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待生活里不如人意之事与境遇。

========

在《科幻世界》画了一段时间的稿,查看课余时间尚充裕,于是又主动接洽了少年杂志《今古传奇》的美编喻珊,洽谈顺利,稿费合理,于是又多了一份兼职,目的在于为年底的出游计划积攒旅费。

花心思努力制作的插图,略见效果,两本杂志的美编皆满意合作成果。我将部分插图放在插画中国网上分享,后来也引起了一些杂志美编的注意,遂来联络商谈合作,只是空余时间已不多,所付稿费也偏低,因此我并没多考虑增加工作量这事。其中有些美编的态度真让人不敢恭维,以一幅俨然上帝下凡恩赐礼物的高姿态来接触插画师,这种人我一般不予理会,一律冷漠对待。尤其我在强申接工作原则的时候,对方抛出现实妥协论来讥讽画家清高姿态必落得穷困下场,表示其对中国插画行业的充分了解,皆让我摇头兴叹此类美编之得过且过不专业的工作态度。

========



2006年4月,系办公室做了集体下乡到山西代县写生的安排,我才有了初次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写生体会,而这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农村生活经历。

以前在TOA念书,有过两次写生经验,一次在taman pertanian,用蜡笔做媒介,做一天的风景写生;另一次在pulau ketam,做两天一夜的水彩写生,画渔村风光,可是回忆里当时联谊游戏比较丰富,是主菜,画画只是点缀。后来当老师协带过两次one art club的写生活动,也和学生一起画,一次在马六甲,一次在槟城,也都只是浅尝即止,用很简单的炭笔画速写。

往后在中国油画家邱瑞敏和俞晓夫的画册上看见了他们从前的下乡写生生活,才发现在中国学艺术的确比较严谨,学生每年都要下乡体验农民生活,动辄一个月的时间。毛泽东当年鼓励艺术要贴近生活,那就要走到人民群众里去,所以后来的艺术院校才固定每年都会有这么个具意义性的安排。

所以在代县,我是首次提个油画箱子和画布到处写生的,踏实且认真地感受大自然色彩变化之微妙,并与时间角力,尽可能快速地捕抓眼球所观察到的某个时间下的光线与色调组合,同时勤奋训练调色能力,以较轻松的心态来组织画面,调和平时上课的严肃与学究气。

两周多的训练让我得到了许多,除了绘画心得,在农村和村民相处地回忆更显珍贵,那种心与心最直接不加修饰的靠近所得到的感动,如今仔细回想仍然暖呼。难忘分离的一天,我们把手套和写生椅留给农家写生时认识的老奶奶,她热泪盈眶地表示不舍并一步一步送我们到村子口,在我们走远时的最后一瞥,她遥遥挥手仍不去,我已将画面深印心里,默默祈求永远清晰。

========

所谓的时间就算被世人如何咒骂,它仍不痛不痒的流逝着,所以感觉没画多少画,到了7月,研一的学习也正式告一段落了。

总结一年的学习:高天雄老师眼睛非常敏锐,对形体的挑剔严格,画里的人体结构出了问题在其眼前马上无所遁形,教学风格如谦谦君子,柔声语调地总是给予鼓励与肯定; 朝戈老师则强调绘画需发掘事物内部的规律与协调关系,及提醒画家要经常审查艺术本身的崇高价值与审美情趣何在,还有多思考心灵的质量该如何透过画家的笔而跃然纸上;胡建成老师带来的重点是当代人应该摆过去脱迂腐陈旧的条规,建立东方社会本身具备的面貌,盲目跟从西方脚步等同重复古老;孙逊老师分享的是更多的本身绘画与创作经验,同时较为严厉的监督基础画面问题;孙为民老师则要大家更为重视活生生的鲜活写生感,敏锐地多感受对象的特质。

不同教授任课的好处即在于他们总能根据情况,适度给予自己所能领略范畴外的新视角,学生从而能更广泛地去吸收各种专业的见解,求同存异地作一番取舍后,在开阔的艺术世界里摸索属于该朝往的方向,了解自身的关注点在过去与当代环境下的优劣势与独特性,然后稳健地往下一步迈进,更踏实地耕耘脚下的土地。

然而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有比较清晰的主见,才不会在众多纷杂思想与意见下晕头转向,变得无所适从。朋友多等于没朋友,风格多也等于没风格,这是一年当中最大的体会。

========

暑假里,和之权结伴到了云南云游,为的是感受名山胜水,看看另一方土地下的百姓人家。

我们从川滇交界处泸沽湖旁的里格村开始路上一站又一站的自助型旅程。 比较难忘的是徒步绕泸沽湖的经验,在路上认识了一个四川的朋友叫哲伦--多媒体系的学生,遂相约一起走山路,围看各种角度下的这个摩梭族圣湖。 在路上遇见的都是亲切的摩梭族人,迷失方向的时候莫不靠他们热心指点。

途上也经过大大小小的村落,为了避开偶阵雨我们还躲进其中一间民屋,女主人热情招待茶水,让我们围着屋里炉火取暖哄衣,并主动留我们过夜,只是因为赶路,只好拒绝。屋内和邻里小娃儿颇多,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日本牛奶糖分享,大家看着新鲜也欢喜收下。我对屋内一学习奖状尤感印象深刻,上年写着‘可口可乐希望小学二年级,第一名’。经了解,小娃儿每天上课的过程的确是跋山涉水,需要与同伴走相当长的路途再转车才能到所念小学,来回费时四小时,很多宝贵的孩提学习时代都可惜地花在路上了。不过我却不为他们将来的心智感到担心,一群能够长期谦卑与自然共处的人,那样的人格一定扭曲不了。童年能够与那样的青山秀水相伴渡过,将来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他们的骄傲。不过这或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可能他们内心积极向往的,却是另一番精彩的世俗世界。

摩梭族的最大特点就是仍然保留母系氏族社会的习俗,家庭以女性为中心,女人可以选择走婚的形式来与另一半结合,生下孩儿后由母亲家庭来负责抚养,而父亲仍然居住在其原来家中,不生活在一起,不由 世俗婚姻制度来维系彼此关系,换而代之的则是纯粹的双方感情。如果哪天女方不爱对方了,可以随时和对方说再见,另结新换。

友习缤玛和她的娃儿即是在此制度下生活着的一对母子。


(待续)


Comments

Popular Posts